今天我到一家肉鋪店,看老闆認真的取肉,一些淋巴肥油看起來有些嚇人,但老闆很用心的取下之後,放在一個方形桶子裡,他告訴我,內行的豬販都會取肉,像是不漂亮的肥油或是脂肪瘤普通客人不會買,但留下來絞過之後,就會固定有人收去做加工。這樣的肥肉一斤大約賣10~15元,老闆說不無小補,至於確切流向他也不知道。
這時我想起,教室的古早味快閃活動成本總是居高不下,例如「八寶丸」、「香腸」我都列為不再銷售的項目,因為我使用的食材部位講究,所以價格高,加上製作手續繁瑣,需要的時間實在太多,完全沒有利潤,加上宅配費用與包裝,龐大的成本壓力實在難以承受。
我相信有很多老實的店家存在,他們戰戰兢兢的經營,守著微利營生,但是採用不好的油脂的店家,利潤相較之下就豐厚許多,從這裡發現,做飲食生意端看良心。豬肉店老闆跟我說,他自己也都會觀察哪些店家使用好材料,他才會私下光顧,深怕吃到不好的肉質。
有些人認為若是成本高,就將售價直接提高就解決問題,其實這執行起來有困困難,因為市場大家已有公認的價格,突然的高價不見得能讓人接受,尤其在講究cp值的風氣下,更是困難重重。
在這裡沒有辦法分享照片,因為店家阻止拍攝。